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

槟城吴氏宗祠

槟城(延陵堂)吴氏宗祠




根据有官方档案记载的资料记录,槟城吴氏宗祠创始于清朝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至今已有將近160年的历史。然而,吴氏先贤在1864年之前,就已经有组织的在槟城这个岛屿展开有组织的祭祀和互助活动。

据广东暨汀洲会馆资料记载,于本屿广东第一公冢的一个拾金墓碑有记载:嘉庆元年《一七九五年》香邑大清显考讳浩吴府君之墓可证明吴姓先贤早在210年前已移居此地。根据史书(《马星华人志》,1966,页41)记载,远在1786年7月11日英人莱特开闢槟榔屿前,岛上已有58人居住。这已经证明在英国人莱特上校抵达槟城之前,已经有少数华人定居在此。

槟城开埠之初,从中国闽粤两地漂洋过海到槟城来参与建设的华人越来越多,当时的族人都是冒险来到南洋当劳工。他们有刻苦耐劳的强烈谋生意识,要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南洋,难免有生死难估的心理压力,所以在出发前,总会到家乡的宗祠神庙向神明祈福,包一把香灰和泥土带在身上,祈求一路平安,期望他日可以衣锦还乡。

南来垦荒的吴姓先贤们,一样的都会带着“保生大帝”的香灰和故乡的泥土,作为自身心灵上的寄托。当抵达落脚地后,便会每天把带来的香会当成神圣的护身物,每天早上会朝向北方摆放膜拜。尤其是逢年过节倍思乡时,先贤们都联聚在一起,而发起了吴氏宗亲祭祀祖先的活动。而且先祖“保生大帝”更是作为保护族人和驱魔的神明。所以每年的三月十五“保生大帝“诞辰就是吴氏家人最隆重的庆典节日。

早期南来的华人几乎没有固定的居所,而且都是根据工作地点一起居住在大寮房。由于没有固定的地点,每年都保生大帝诞辰之日都会掷筊选出炉主头家,决定来年的庆典活动。被神明选中的头家炉主就会负责保生大帝香炉的香火,圣诞时就在供奉香炉的地方进行庆典祭祀仪式。
这样的活动一直经行到1864年。

鉴于当时的环境,交通不便及工作的问题等等,极需有一间固定的联络所以方便宗亲的团聚和照顾宗亲福利。于是在1864年10月,由先贤:吴信、吴凤、吴赤,吴森宝四位等先贤推动下集资购下台牛后门牌19号之住所,作为宗亲的联络站及工作之后的憩息场所,从此尊定了吴氏宗祠在槟城的基业。
在那个时候,台牛后19号也只是一个提供服务给陆续南来开垦的吴氏宗亲的地点。也就是一个供奉先祖保生大帝的吴家。之所以没有设立宗祠是因为当时的宗亲都抱着旅居南洋,总是有落叶归根的心态。在那个时候,东印度公司对劳工的管理并没有良好的秩序,更别说法律,到处都是危机四伏,因此一个暂时落脚的地方,是可以受到保护和处理吴氏宗亲面对问题的地方。

为了进一步的配合时代的要求,先贤们决定将延陵堂吴家正式组织起来,正名为“槟榔屿延陵堂吴氏宗祠”并向政府注册,以获得法律地位。在经历了30多年努力申请下,槟榔屿延陵堂吴氏宗祠终于在1894年9月21日获得正式成立,地址就是槟榔屿台牛后门牌19号。

宗祠成立后会务蒸蒸日上,会员人数多了,热心的先贤们在敦亲睦族的精神下,精诚团结,更出钱出力积极展开活动及购买屋宇充南来宗亲有个暂时的栖身所。1918年,吴氏宗祠发动筹募大量基金作为购置产业,然后购下了槟城二条路门牌16,18 及20号的屋宇。之后又在1928年购置四条路26号的屋宇。先贤的高瞻远瞩,开基业,巩固了吴氏宗祠的经济与地位。

宗祠的发展也经历了第二次大战的沧桑时期,槟岛因炮火的洗劫,人们纷纷逃避。沦陷后,日军的铁腕政策,槟城华人学校,社团等都多被日军破坏。位于四条路的吴氏宗祠,也被破坏无遗,重要文件失落殆尽,宗祠陷入冬眠数年。
1946年光复后,宗祠迁回二条路门牌20号的屋宇,从新设置从新投入恳亲活动。在宗亲理事会的努力推动下,宗祠终于恢复旧时的风貌。到了50年代,宗祠的发展更胜战前,会员人数蒸蒸日上并突破700多人。加入吴氏宗祠成为会员的,不只是槟城的宗亲,远至吉打,江沙,威省各地,安顺等地,甚至吉隆坡都有会员宗亲。
随着马来西亚独立,吴氏宗祠声威更是创新高。1959年,本祠执委吴源和律师槟岛乔治市第一任市长;1964年本宗祠名誉主席吴锦波医生中选安顺国会议员并被委财政部副部长职。那时,二条路门牌20号的宗祠已经不敷应用,每逢春秋节期举行拜祭祀典时总是人潮汹涌,旧宗祠已经容不下这么多人了。
1960年理事会在大会的授权下购下了旧宗祠隔壁的一片面积越2千多平方公尺的空地,以筹建一所崭新宽阔的宗祠。七年后,筹建新宗祠的计划终于实现。1967年,宗祠理事会在先贤:添竹、友力、福仁、昌炽、幼陶、德金、炮成、世坚、清和及永盾宗长们等的极力推动下,发动筹募宗祠基金。众宗亲的支持下,新宗祠终于在1967年,由当时的正副主席友力和添竹两位宗长主持尊基典礼。1971年,二条路延陵堂吴氏宗祠两层楼新大厦落成,并在2月21日举行入宅大典。
目前,宗祠的活动除了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庆祝保生大帝圣诞及春祭联欢宴会、会员大会,教育基金也会在每年派出奖励金奖励成绩优越的会员子女。此外,青年组暨妇女组每年都会合办卡拉OK歌唱比赛及儿童绘画比赛等等。
除了本宗祠活动,我们也积极参与马来西亚吴氏总会并和全国13个吴氏宗亲会保持联系。除了同姓氏的联系外,吴氏宗祠也是至德宗亲会的主要成员。当然,我们更支持华人团结运动及积极保卫华人文化,因此,早在70年代,就加入了槟州华人大会堂及九十年代参加了各姓氏青年委及宗联委。
最后,本着我的姓氏我的根的原哲,大家团结一致,为宗族,为华社,为我们的下一代谋求福利。

吴之为吴

吴之为吴
《无锡新传媒·吴文化工作室》制作
朱邦华


“吴”的本意是什么?这是对吴文化有兴趣的人们必然有兴趣的问题。《说文解字》中“吴”作“”,从“”、从“口”,谓其义“大言也”,即大声说话的意思。
在“吴”字产生的那个时代,“大声说话”很明显地是向某种神圣物祈祷地原始宗教行为。神圣物是什么?是大山。古帝尧的大诸侯称“岳”,便是证据。以大山象征本部落,这是中华民族早起的特点之一。
  西方有座巍峨大山,国为经常接受周部落的大声祈祷而得名为“吴”,又随着大周朝事业的成功而成为天下的圣山。有许多证据可以说明吴山脚下是周部落的老家。
  周平王东迁的时候,把宗周旧地赐给护驾有功的秦国,秦国于是对这块宝地作了一番探求与整理,发现了许多旧神灵。《汉书·郊祀志》载:周平王东迁后十四年,“秦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鹿卩)衍,于是作(鹿卩)(田寺)〔(田寺) ,古时祭天的处所。〕”未作(鹿卩)(田寺)前,在雍(秦都)旁有故吴阳武(田寺)。
  后来秦灵公导觅旧迹,又在吴阳作上 ,祭黄帝;作下 ,祭炎帝。可见吴山脚下,还是炎、黄二帝的故乡呢。
  及秦统一天下,序列名山大川须按季节祭祀者,华山以西列名山七座,为“华山、薄山、岳山、歧山、吴山、鸿蒙山、渎山”。吴山赫然在列。
  与神圣吴山隔黄河东西相望,有地名“虞”,虞有山名虞孤,又名吴山,是伯乐为千里马抱不平流泪的地方。其实虞即吴,吴亦即虞。
  大江以南的“吴”在今苏、锡一带,其北紧靠着也有个“虞”,即今常熟市。近古以来,人们一般认为“吴”就是这些地方。
  有趣的是东海彼岸的日本国也有个“吴”字,位于本州岛的西南部,属广岛县,临濑户内海,是个大港,日本的钢铁基地。
  这许多的“吴”从何而来?
  江南的吴,人们都知道是秦伯南奔的结果。史载仄伯、仲雍两兄弟到梅里,“断发文身,自号句吴,从者千余家”,因而立国。 为什么自称“吴”而不称“赵”、“钱”、“孙”、“李”,因为西岐之人忘不了向神圣吴山祈祷,仄伯兄弟把这个意识也带过了长江。如今新旧大陆许多地方地名相同,也是类似的缘故。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三十州;请群且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唐代大诗人李贺的名作使人们联想到吴地是个出宝刀的地方。江南吴的“干将”、“莫邪”早已名闻天下,黄土高原有“吴刀剖鲧尸生禹”的传说。“吴钩”单刃稍弯,与日本刀类似,东瀛的吴地自古即以出产这种锋利兵器兼精美工艺品而闻名了,多么奇妙的越江过海的钢铁文化!
  断发文身,入乡随俗,内心却在大声呼唤着黄土高原的神灵。“吴的”本意已深深沉淀于吴文化的核心之中(注:关于“吴”的起源有多种起源,这里所提,仅供大家参考)。
  《无锡新闻网·吴文化》工作室

吴氏源流

吴氏源流
《无锡新传媒·吴文化工作室》制作
作者:尤伟

史有吴国,后有吴地、吴文化。吴地经济、方化的崛起,可追溯到吴地始祖泰伯。
远在3200年前,岐山(现陕西岐山县)周部落有一位首领周太王,生有三子,名泰伯、仲雍、季历。太  
王曾说:“兴王业者,其在昌乎!”,就是季历的儿子,后为周文王。当时,王者都传位给长子,泰伯是当然接班人。但他很明智,觉得父亲既然认为昌能接传,自己就避让。于是,他和二弟促雍趁父亲生病的时候,佯言去衡山采药,逃离岐山,一直到梅里。这梅里,就是现在无锡县梅村镇。梅里原为“荆蛮之地”,百姓的习俗与中原不一样,人人剪短了头发,身上绘了花纹,所谓“断发纹身”。生活以捕鱼、打猎、种植水稻为主。他们剪短头发,有利于下湖捕鱼,身上绘了花纹,以为“龙子”,也有利于捕捞。这一带的经济、文化也比较发达,种植水稻和雕玉的工艺,都远远胜过中原地区。
  泰伯、仲雍到梅里以后,就把黄河流域的先进技术传授给当地百姓,如种桑、养蚕、纺织能及生产陶瓷、冶炼青铜器等。他俩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相交流的始祖。百姓很高兴,于是“归之千余家”,拥护泰伯为王,称“句吴”。这“句吴”,是在这里最早建立的一个古国。泰伯还兴修水利,凿了一条运河,这就是至今还存在着的“伯渎河”。他又在生活上改变吃半半熟东西的习惯,使“半生为食”成为“全熟为食”,改“搭棚为窝”而“建村立巷”。据传,现在梅村的“荆村”、“蛮巷”(万巷),便是泰伯最早兴建起来的。当初兵事较多,他又在梅里筑了“泰伯城”,用以自卫。其城周长3里200步,外廓30多里,高3丈。
   这样一位卓有成绩的创业者,在位49年,死后安葬在铁山(即现在邻近的鸿声镇鸿山)。孔子曾赞美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没有儿子,他的胞弟仲雍即位。周文王姬昌的儿子武王打败了纣王,建立周朝,派人到江南找泰伯的后代,封第4代孙周章为“吴侯”。以后吴王代代相传,传到第19世寿梦,生有4个儿子,名诸樊、余祭、夷昧、季札寿梦将死时,认为季札最贤,要传位给他。季札推记不受,说:“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行父子私乎?”寿梦后来立下遗嘱,说:兄终弟及,以次相传,一定要授位给季札。寿梦死后,由诸樊代行国政,办完丧事,三位兄长都一致表示要季札当吴王。
  季札回答:“长兄应当掌权,这里宗庙社谡的制度,怎么能够变动呢?”他就避到舜过山(在江阴申港镇),甘于耕作。后来,诸樊伐楚而亡,传位给余祭;余祭死,传位给夷昧;夷昧死,又要传位给季札。季札还是不愿意,逃到了延陵(即武进县)。季札三让王位,继承了祖先泰伯的美德,后人非常敬仰他,孔子在他的墓上题了10个字:“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现申港镇有他的墓和10字碑。 季札不受王位,夷昧的长子僚当了吴王。诸樊的长子光非常不服,他认为:“这王位应该属于季札的。季札退让,应由我先,轮不到你僚啊!”他和从楚国避难到吴国军队的伍子胥商量后,物色到勇士专诸,伺机刺杀王僚。这时,刚好楚国死了国王楚平主,王僚命弟弟掩余和烛庸两人带兵攻楚,楚国堵住了吴国军队的退路,使其不能回国。公子光看到国内兵力空虚,就宴请王僚。他在密室中伏下将士,由专诸赤膊进献一盘红烧鱼。王僚最喜欢吃鱼,一见到鱼非常高兴。这时,专诸在鱼肚中拔出一把短刀,把王僚刺死,伏兵一拥而出,夺了王位。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当了吴王,改号阖闾,为泰伯后第21世孙。此人深谋远虑,任贤使能,很有才干。他任伍子胥为行人(外交官),伯(喜否)为大夫,孙武为大将,共谋国事。他攻打楚国,五战五捷,使国力雄厚。他嫌梅里这地方太小,对伍子胥说:“我国僻远,顾在东南这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为之奈何?”伍子胥回答:“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廓,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斯则其求也!”于是,即位第二位便命伍子胥去筑城。伍子胥物色土地后,造了大小两座城,大城便是今天的苏州城,周长68里60步。小城是在无锡和武进交界外的阖闾城,周长12里,有陆路3个城门,水路2个城门,背靠仆射山、胥山和直湖港,作为屏障;南临太湖,西守越国,北拒楚兵,北拒楚兵,地势十分险要。现在,阖闾城尚有遗址存在。后来,阖闾攻下楚国的两个重要城镇,又兴师伐越夺得越国的隽李(在浙江沼兴),战功赫赫。他好大喜功,最终受重伤死于隽李附近。
  阖闾去世后,他的儿子夫差即位。为了报父亲之仇,在夫椒(太湖中的马迹马,也有说西洞庭山)大战,打败了越军。越国求和,越王勾践有志于复国,他听从范蠡、文种的复国大计,并献上美女西施给夫差,使夫差迷恋酒色。越王勾践终于周敬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478年,大举进兵,围困苏州城,连连获胜。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夫差已无法抵抗,弃城而逃,当了俘虏,最后自刎而死。越国并吞了吴国。
  从泰伯创业到夫差亡国,共传位25代,计624年。吴国在历史上消灭了。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国又来灭掉了越国。
  到汉代永二年(154),天郡太守糜豹奉诏监修泰伯墓(现鸿声镇山南麓),并在泰伯的旧宅造泰伯庙,还立了一块石碑,刻有《泰伯墓碑记》,叙述建造墓和庙的经过。现在,庙存梅村镇,曾经历代修造。庙、墓都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子孙代代繁衍,3200年来已遍及祖国各地及五大州,可谓枝荣叶茂。
  《无锡新闻网·吴文化》工作室

忙碌的青年活动

1981年,为了继续深造,选择去私立学院要修读机器工程,可是要缴交1200块钱的报名和学费,还有每个月200左右的课程费,结果就以学院太而放弃,事实上是交不起这笔学费。 中学毕业后,父亲的工作也比较稳定。原本住家的养鸡和养猪的木寮,出租给家俬制作,租金拿来偿还养猪所欠下的饲料费。...